他的反应在预料中,埃德加摆了摆手,跟他们讲道理。
“假如我们一年在医疗上投入1000万,听起来很吓人,是不是?可是想想一个球星一年能创造多少价值?一线队里的球员都加起来, 又能创造多少价值?假如因为伤病毁了其中一个球员,不要谈创造价值,我们甚至连转会费都赚不回来。俱乐部的医疗水平越高,球员们的职业生涯越长, 最终得到的回报将是难以想象的。”
看他们的表情松动, 埃德加又投下第二颗炸弹,“除了常规的运动医学, 我还要求有细分各领域的专科医生。最重要的是,我要两个医疗主管,分别负责两个医疗团队,一个伤病康复,一个预防保健。”
这次不待他们反驳,他抢先提出质疑,“拜仁的沃尔法特号称德国神医,他尚且没办法帮助代斯勒,难道斯鲁厄有5名队医已经足够了?”
两个下属面面相觑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
运动医学在90年代才新兴,现在还没有受到重视,斯鲁厄为此修建大型医疗中心,在俱乐部中绝对算个异类。
而且埃德加一向信奉大医治未病,信奉医不如养,球员每周都要体检,每次安排阵容都必须咨询队医的意见。
队医在斯鲁厄的权威是要远高于其他俱乐部的。
当年,强壮如兹拉坦被队医诊为肌肉劳损,埃德加宁可缺兵少将地想办法,也不愿意让他继续上场,尽管在之后的一周里,兹拉坦依然活蹦乱跳。
当然,后来埃德加毫不犹豫炒了那个队医。
不是卧底就是庸医……
“既然如此,这件事就这么定了,你们可以先把两名主管敲下来。”埃德加站起身,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,“对了,预防专家我要一个老中医。”
合上门的一瞬间,人事经理困惑地问同事,“你懂中医吗?”
听见这句话,老板立即又把门打开了,不放心地叮嘱,“让那位中医主管自行组建自己的团队。”
人事经理开始在全世界寻找医疗人才,球队也投入紧张的赛前训练,在最近的一次思想课程中,球员们惊奇地发现主题竟然是如何重视自己的健康。
课堂哄堂大笑,一个个也不打瞌睡了,全都心照不宣地看向罗西基。
罗西基又是尴尬又是感动,看来他的受伤真是吓到老板了……
一周后,迎来开年第一场比赛,客场对战柏林赫塔,罗西基和兹拉坦都没有进大名单,莫德里奇和斯内德扩充了中场。
小小罗被移到前线,他在去年上了三次场,幸运地每场都获得一个进球,被誉为德甲最受关注的年度新人。
这让他受到了四方关照,在这一场毫无建功,一直被铲倒,埃德加不得不提前把他换下来。
最后,斯鲁厄收获2-2平局。
媒体又开始鼓吹“无罗西基不能赢”论,罗西基申请上场,再一次被驳回。
第二场,主场迎战勒沃库森。